调查问卷演示

包括边栏 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包括边栏

论抱怨

来源:文章阅读网 发布时间:2019-04-21 最后更新:2019-05-17 20814已围观

摘要说到抱怨,人们并不陌生,每个人身上何多何少都存在。但对其危害,并非都有清醒的认识。如果将人类的负面情绪进行差评,抱怨一定会榜上有名,相信一定首推在前。因为深受其害的人为数不少。

   1


  要远离抱怨这种负能量,摆脱其纠缠,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其来源,掌握其分类,了解其特点,认清其本质,明白其危害。


  抱怨最早出自《晋书•刘毅传》:“诸受枉者,抱怨积直,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,而长壅蔽於邪人之铨”。抱怨总体是可分为抱怨自己和抱怨外界;按抱怨行为发生的频率可分偶尔抱怨和经常抱怨。按抱怨主体特征具体分为消极思维型、推卸责任型、吹毛求疵型、眼高手低型。我们最应关注的是其危害性。


  抱怨是腐蚀心灵的毒药。抱怨首先伤害的是自己,其通过破坏情绪,刺激大脑,从而腐蚀心灵,损害心态,影响行为。现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,人的大脑的运作方式与肌肉有着某些相似,如果让它长久地接受负面信息的刺激,就很可能导致当事人会按照消极方式行事。更可怕的是,长时间处在抱怨环境中的人,会变得麻木和愚蠢。再则,抱怨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,中医理论指出,情甚伤身,内伤七情。怒、喜、思、忧、悲、恐、惊七种情志活动,若过于强烈、持久或失调,则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产生疾病。《灵枢百病始生》云:忧思伤心,忿怒伤肝。生活中,我们发现太多爱抱怨的人,大多是身病和心病交织,经常进出医院也无法解决。所以,抱怨就像一剂漫性的毒药,不知不觉腐蚀着我们的大脑、心灵和身体,使我们陷入消极,与快乐无缘,与痛苦长伴,活成一个行尸走肉。


  抱怨是令人丧志的杀手。人若心中充满怨恨,看世界的眼光就会发生变化。既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又难准确地评介别人。总觉得世间不公平,天下人都亏欠自己。因为认知的偏差,对生活的态度热情不够,对所做的事情投入不足,对人生的际遇认识不清,对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,对自己的所获不满,便忿忿不平,怀忧伤志,从此人生一蹶不振。孔子也说“所谓修正其心者,身有忿懥,则不得其正”。所以,抱怨就像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恶魔,不经意地吞噬我们的志气和意力,使我们掉入萎靡,失去对生活的热爱,失去人生的进取,成为一个长嘴怨主。


  抱怨是人际关系的栅栏。没有谁愿意与一个爱抱怨的人成为朋友,其散发的负能量,除了让他自身难受,还严重影响其周围的人。爱抱怨的人也难有朋友,抱怨就像一道篱笆,或似一种栅栏,更如一种牢笼,把自己和他人分隔开来。抱怨还是一把锋利的铁锹,会掘出阻隔自己与他人的鸿沟。抱怨绝不可能获得欢喜,别人对抱怨者回报的只能是加倍的排斥。古人云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,那么,“怨人者,人恒怨之”则自然不过。美国《时代》周刊曾撰文指出:抱怨真的就是口臭,它会传染。确实如此,与积极的人在一起会变得积极,与消极的人在一起会变得消极。普通人如此,有进取心的人则更不可能与抱怨者为伍。植物界有个有趣的现象,当一棵葡萄树开始成熟时,便会散发出一种其他葡萄树能接收到的信息,如振动的频率、酵素、香气、能量场等,示意其他葡萄树该成熟了。葡萄树倘且如此,积极上进的人和组织怎么会与抱怨者同流合污呢?


  抱怨是平庸无能的帮凶。抱怨者通常都不是能干的人,能干的人因为心中有梦想,眼里有目标,脚下有行动,他们为实现梦想和目标忙碌着,哪有空闲抱怨。他们的时间是宝贵的,把时光都花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。抱怨的人大多平庸,正因为庸碌,所以干不出什么成绩,抱怨本身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。庸者通常会以命运不济为借口,掩盖自己的不努力,而勇者则会积极主动想办法,克服困难向前走。人生的磨盘,总是以进取和乐观为原料,磨出香甜的美羹,把消极和怨气碾成碎渣,倒掉沉渣,用积极奋进酿造成功的佳醴。抱怨者永远也体尝不到奋斗者的最后的甘甜。


很赞哦! (472)


上一篇: 离别之殇

下一篇: 戒酒

评论

站点信息

  • 站点信息标题: 站点信息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