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括边栏 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包括边栏
论抱怨
来源:文章阅读网
发布时间:2019-04-21
最后更新:2019-05-17
20815已围观
摘要说到抱怨,人们并不陌生,每个人身上何多何少都存在。但对其危害,并非都有清醒的认识。如果将人类的负面情绪进行差评,抱怨一定会榜上有名,相信一定首推在前。因为深受其害的人为数不少。
3
抱怨像泥潭,会拖陷我们的人生;抱怨似牢笼,会禁固我们的生活;抱怨如毒药,会损害我们的心灵。抱怨是枷锁,会阻碍我们行动。只有停止抱怨,我们的人生才会燃起新的希望,只有远离抱怨,我们的生活才会呈现新的生机。
洞悉自己,找准定位,树立可行的人生目标。成熟的人有两项最重要的能力,一是客观的认识自己,二是准确评价别人。抱怨虽然是对欲望未满足的怪怨,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其也隐含着对自己能力不足的一种愤怒。所以,扼制抱怨的产生,一是明白自己几斤几两,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样的料,擅长什么,短处在哪,自知之明,扬长避短。二是要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,把准角色定位,树立可达到的人生目标,既不好高骛远,事事求完美,也不轻易而举,伸手可得。树建可实现的目标是避免抱怨产生的有效方法之一。
转变认知,正视现实,建立乐观豁达的心态。抱怨的产生说到底是心态的问题。事物的结果是一定的,但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全由我们的心态决定。世界著名戏剧家莎翁在其《哈姆雷特》中写道:“世界本无所谓好坏,一切皆是思想使然”既是这样,我们便可从调整心态着手,凡是多从好处想,人生从来都是苦乐相伴,忧喜相随。其实,有时候人生就是一种角度的折射,你想快乐和幸福,你就要多透过阳光的角度去看世界,别总在意人生中的阴霾天气。如果你的心是晴朗的,即或天下雨,也难淋湿心中的阳光。印度流传着极有灵性的四句话:无论你遇见谁,他都是对的人;无论发生着什么事,那是唯一会发生的事;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,都是对的时刻;己经结束的,就已经结束了。如果事与愿违,请相信这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。倘若你持有这样的心态,抱怨就很难产生。
正确归因,厘清原委,把握待世处事的法器。事物的发生都有自身内在的逻辑,其中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,如果我们不能站在正确的角度,认清事物发展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相互的关系,就不可能辨证地对待事物,作出符合事实的科学判断,更不可能正确的行动。有一句话说的好,有时候你以为天要塌下来了,其实是自己站歪了。这说明,观察事物的过程中,一切结论都来自于立场和角度。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原因引起,只是人不容易也不愿意认识和承认自己的问题,这是人性之使然。心理学中有一个合理归因的说法,其将行为原因分为三种:内归因、外归因和综合归因。内归因就是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,如人格、品质、动机、态度、情绪及努力程度等。外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,如背景、机遇、他人影响、任务难度等。综合归因是将行为或事件发生原因归于内因和外因两部分。正确归因就是要运用归因方法找到实质性的原因,以利于我们正确的行动。但无论怎样,若能把握了待世处事的法器,就能避免我们的人生少走弯路。待世处事的法器,也称人生四部曲:改变能改变的;适应改变不了的;包容不能适应的;放弃不可能的。这一法器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,是放之四海皆准原则。有了这个法器,抱怨会跑得远之又远。
学会感恩,珍惜拥有,发现知足常足的快乐。很多人之所以抱怨就是看不到自己拥有的,更谈不上如何珍惜。有一位哲人说的好,“只要看我有的,我已经是富人”。人不要去看自己没有什么,而应看已有什么。生活富有就是让自己拥有的东西物有所值。当你看到你拥有时,你就珍惜和感恩,就会对生活充满热爱。感恩的心才能念出幸福的咒语,知足的人才能唱出欢快的赞歌。爱的动力才能拽引生命的列车。还有就是学会正确的比较。当你发现还有比你知道的更坏的结果时,你的抱怨也会减轻或停止。俄国作家契诃夫有句名言“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剌,那你应当高兴才对,幸亏不是扎在眼晴上”。西方有句谚语也说出了相同的道理,“当你丢了一双鞋而忧郁时,你要看到还有人没有脚”。所以,你很幸运,没有理由抱怨。
积极行动,敢于争取,寻找超越自己的途径。治理抱怨的根本办法还是在于行动。人生梦想还是应该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你要做的就是比你想像的更努力一点。只要你去做,没有什么不可能,只要你去做,你就可能创造奇迹。有位哲人曾说“人生的棋局,只有到了死亡才结束,只要生命还存在,就有挽回棋局的可能”。远离抱怨,敢于争取,寻找另一个出口,改变自己生命的棋局,超越自己,用行动让梦想成真。
很赞哦! (472)